学术报告|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运营规划与实施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5-05-09     阅读次数:     字体:【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大数据战略对能源电力企业数据要素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数据要素化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要求能源电力企业全面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如高效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等,全面履行好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为数据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要求能源电力企业推进管理变革创新,深挖数据要素价值和潜力,以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业务、促进产业升级,开拓能源数字经济这一巨大蓝海市场,加快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数据相关政策文件并推动组织机构改革,经历了明确数据要素重要性、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和布局数字中国整体框架、鼓励企业数据资产化探索三个阶段,展现出将前期积累的政策精神与理论成果进一步细化落实,转化为企业切实的数字生产力的落实落地趋势。本项目在国家大力推动数据要素流动应用与能源电力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总体趋势下,围绕能源电力企业的数据要素价值利用,开展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运营规划与实施路径研究,对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政策趋势、概念解析、关键问题、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运营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与系统研究,为能源电力企业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开发与深化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本课题按照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分析政策趋势—进行内涵解析—明确关键问题—指出发展方向—制定实施路径—设计运营策略”的总体思路开展研究。一是分析国内外有关数据要素价值利用与安全保障方面的政策发展趋势,明确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据要素化的总体政策环境。二是辨析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概念内涵,明确数据要素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三是结合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基础,提出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化业务还应解决的三方面关键问题。四是围绕能源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与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要求,布局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发展方向。五是聚焦数据要素内外部市场培育的总体发展方向,提出能源电力企业应采取的实施路径。六是设计能够支撑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业务高水平、可持续运营的相关机制,包括商业模式、盈利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

主要研究内容:

一是研究国内外有关能源电力要素化的政策演进趋势。分析我国自2019年起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的系列数据相关政策文件,总结数据要素政策发力重点的三个阶段,明确当前能源电力企业应聚焦要素化资产化探索的政策导向。分析日本、英国、欧盟、印度、美国、韩国、巴西、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有关数据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外不同区域在数据流通应用与安全保障方面的制度差异。总结提炼国内外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演进趋势。

二是研究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概念内涵、过程阶段与主要任务。对数据要素化的概念内涵进行深度解析,并明确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特殊要求和特点,提出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需要经历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和产品资产化三大阶段,开展包含数据治理、数据资产权属界定、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管理四个环节的七项任务。

三是研究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据要素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研究提出的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四个环节七项任务,识别选择需要当前重点关注的三方面关键问题,包括数据资产确权、数据资产质量评估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对能源电力系统内外已开展探索实践进行调研总结,并为能源电力企业推进相关工作提出策略建议。

四是研究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总体发展方向。围绕数据要素化在开放共享、流通交易方面的核心需求,立足能源电力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能源供应者的重要定位,研究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在系统内外的差异化发展方向,包括内部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和外部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并分别提出内外部市场的整体框架和运行模式。

五是研究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具体实施路径。在明确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方向基础上,研究提出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据要素化的实施路径,主要围绕基础能力构建、平台赋能运营、数据生态圈拓展三方面开展,分别深入分析数字化基础能力、系统平台与产业链生态链的建设重点,夯实优化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内部建设基础与外部协同环境。

六是研究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的落地运营机制。研究设计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据要素化的商业模式,提出具体的服务模式、运营机制与盈利方式,并对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经济效益等预期效益进行分析。此外还构建支撑企业数据要素价值利用与安全风险防控的保障机制,为能源电力企业推进数据要素化工作落实落地提供操作层面的具体建议。

研究结论:

一是国内外持续加强数据要素相关立法与政策支持,国内数据要素价值开发政策引导力度加强,国外不同地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与安全保护侧重点呈现分化态势。国内数据要素相关政策发布,经历了明确数据要素重要性、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和布局数字中国整体框架、鼓励企业数据资产化探索三个阶段,展现出将前期积累的政策精神与理论成果进一步细化落实的总体趋势。国际数据监管立法呈现出两类不同导向,以欧盟为代表的组织强调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规范数据处理行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强调规范个人数据的商业化利用,鼓励个人数据的流动和高效商用。

二是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须经历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和产品资产化三大阶段。数据资源化是对不同来源的数据经过必要的加工、整合和处理,在物理上按照一定的逻辑归集后达到“一定规模”,形成可重用、可应用、可获取的数据资源;资源产品化是通过“数据资源+加工+场景”形成数据产品;产品资产化是通过明确权属、价值评估、成本归集等过程,从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跨入到企业资产运营管理完成数据资产认定入表,形成企业数据资产。数据要素化的主要实现路径是依托三个阶段,开展包含数据治理、数据资产权属界定、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管理四个环节的七项任务。

三是现阶段能源电力企业须重点关注数据资产确权、数据资产质量评估和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三项任务。数据资产确权方面,对具有变现价值且有潜在客户的电力数据产品开展产权登记,梳理场景应用需求,保证用户数据使用合法合规;数据资产质量评估方面,从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建立数据质量动态评价工具体系、明确数据质量评价管理流程三阶段逐步提升数据综合质量;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面,结合能源电力企业以内部数据资产价值实现为主,对外服务为辅的任务目标,提出面向对内以成本法估值为主,对外以收益法为主的估值策略。

四是能源电力企业可通过培育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的方式,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广泛深度应用。数据要素内部市场通过聚焦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在对内赋能和对外服务场景中的流通价值释放,厘清各级单位在市场中的角色定位、职责权益、贡献激励、行为底线以及需要新增培育的支撑服务能力。数据要素外部市场通过开放流通部分非核心数据资产,形成涵盖场内、场外多种交易模式,服务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内外融合型数据生态。

五是按照基础能力构建、平台赋能运营、数据生态圈拓展的实施路径,稳步推进能源电力企业的数据要素价值利用。基础能力构建方面,通过发挥电力数据价值支撑对外增值服务创新,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基础数据服务和数据产品服务;平台赋能运营方面,通过打造数据增值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和机构提供一体化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数据生态圈拓展方面,通过与数据供应单位、产业互联网相关单位、消费互联网相关单位、公共事业单位等产业上下游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包括用能、地理、商务、交通、财务、医疗等数据集合,深度运用内外部数据服务政府及相关企业。

六是能源电力数据要素化业务运营方案重点聚焦于商业模式设计、效益价值分析与保障机制健全等内容。基于面向基础类、产品类、平台类、解决方案类、合作共赢类五大类电力数据要素化业务模式,提出业务人员组建柔性团队、成立专业化运营公司与混合所有制运营公司等三种数据要素化业务运营机制。从“技术保障、法律合规、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四个方面保障数据安全,具有较强的效益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支持决策制定,提升政府公信;降低支出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用户体验,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市场渠道;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经济效益;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经济效益。

主要建议:

一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优化安全保障管理流程。加强对数据传输过程的监测管理,对数据接收方的资质审查以及安全保障标准审查,做好证据留存。加强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探索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做好大数据网络服务平台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应用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二是选择代表性企业开展数据要素内部市场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单位要加大资源投入,大胆探索,加快形成示范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典型经验。试点单位可在能源电力行业总体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内部市场化方案,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策略机制。

三是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化业务的模式创新、评估与试验。进一步深化能源电力数据商业应用的成本价值评估,为企业主张数据权益、实施数据资产定价提供合理依据。积极探索能源电力数据定价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与交易机制,支撑能源电力行业数据立法及市场建设相关工作。持续完善数据产品标准化、定价、交易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基础制度,建立健全数据交易指导制度,指导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

四是落实各地区能源电力企业属地责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地方立法机构与监管机构对能源电力企业影响权重较大,要落实相关企业属地责任,加强沟通汇报,主张能源电力行业企业合法权益,避免数据权益被“化整为零”。同时鉴于能源电力公共事业的属性和安全责任,应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政府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明确数据安全有序对外提供是底线。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高晓楠)




文章来源于国网能源院《能源研究观点·报告》(2025年第2期 总第5期)





 
上一篇:学术观点|推动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德亚咨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